首页ManBetX体育:协会网站会员注册/修改加入协会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English
中国兽药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务信息 > 行业焦点 >

暴雪之后话草原——高鸿宾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时间:2010-02-23 09:57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点击:

暴雪之后话草原——高鸿宾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日期2010-02-21 14:22 来源:人民日报

这场罕见的雪灾再次把草原问题醒目地推到人们面前。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牧区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记者:您春节前去了内蒙古抗击冰雪一线,请问,当前牧区生产生活状况怎样?现在牧区最突出的困难是什么?

  高鸿宾:入冬以来,新疆、内蒙古等草原牧区遭受了罕见的特大寒潮冰雪灾害,当地畜牧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截至131日,草原牧区共有120多个县(市、旗、团场)330多万人受灾,倒塌和损毁圈舍近104万平方米,因灾死亡大小牲畜28.4万头(只),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6.3亿元。灾情发生后,农业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紧急行动,落实救灾资金,协调调运饲草料,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紧急拨付新疆、内蒙古抗击寒潮冰雪灾害救灾资金8200万元,防灾抗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牧区大小牲畜死亡率控制在0.2%左右,农牧民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牧区社会安定。

  尽管目前牲畜因灾死亡比重不大,但去年北方牧区旱灾严重,饲草料储备较少,因此,如果后期饲草料得不到及时补充,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将受到极大威胁。特别是34月份青黄不接时节困难会更为突出。

  草原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记者:那么,从长远看,这次灾情反映出哪些问题?

  高鸿宾:牧区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饲草料基地与储草库、青贮窖建设滞后,一旦灾情发生,远距离调运饲草料运输困难、成本较高;二是多数牧区棚圈等基础设施达不到防灾标准,保温条件差,寒潮天气出现后牲畜容易因饥寒交迫而大量死亡;三是牧区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落后,游牧仍占相当比重,牧民加快牲畜出栏周转意识差,造成越冬度春饲草料压力大、遭灾损失重。总的看,牧区要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侵袭,必须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建立防灾抗灾的长效机制。

  记者: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草原牧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是什么?

  高鸿宾:传统游牧畜牧业无法摆脱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怪圈,经济效益很低,制约着牧民增收。按照中央的要求,牧区也要下决心向生态、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转变。在饲养方式上,要结合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加强棚圈、青贮窖、人工饲草料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草种和畜种改良力度,变单纯四季游牧为暖季划区轮牧与冷季舍饲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在生产经营制度方面,要在进一步推进完善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农牧民以现有牲畜、草场和其他生产性资源作价入股,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科学有效利用草原资源。

  一号文件提出草原发展新目标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草原保护建设提出不少新的要求和目标。请问,我们应当怎样解读?

  高鸿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ManBetX体育:草原工作的内容,是历年一号文件中最多的一次。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由于草原牧区与农区特点不同,现行的许多农业补贴政策并不适合牧区。因此,中央提出要逐步完善适合牧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这对统筹农区和牧区协调发展,增加牧民收入,意义重大。

  二是从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延长实施年限,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继续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发展舍饲圈养,搞好人工饲草地和牧区水利建设。推进西藏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强化草原执法监督作为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这是第一次。

  三是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农村耕地承包经营制度已经比较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在积极推进,但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解决。

  草原生态恶化四大因素

  记者:前些年,一条风沙逼近北京城的新闻,引起人们的警醒。这些年草原保护建设取得哪些明显成效?

  高鸿宾: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得到不断强化。一是草原生态加快恢复。通过实施退牧还草等重大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二是牧区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牧区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推广舍饲圈养,加快周转出栏,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三是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国牧业半牧业县(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026元,是2000年的2.4倍。四是草原政策法规日臻完善。五是草原灾害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记者:您认为继续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鸿宾:草原生态恶化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总体来说,有四大因素:

  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草原地区干旱加剧,导致草原火灾、鼠虫灾害频发。我国1/3的草原属于火灾易发区,平均每年发生草原火灾400多起。每年鼠虫危害面积在8.5亿亩以上。同时,草原地区极端天气增多,旱灾和雪灾连年肆虐,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长期以来,草原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尽管近几年国家大幅度增加了草原投入,但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还很大。

  三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超载过牧问题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人为破坏草原的问题仍然突出。尽管各地不断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但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开垦草原、非法征占草原、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损害了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统筹兼顾才有锦绣文章

  记者:我在采访中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了非法、过度开发草原的风潮,这种情况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会愈演愈烈。您怎么看这个问题?究竟怎样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高鸿宾:总体看,草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只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片面强调生态保护。其次,在政策上,要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出台和落实适合牧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第三,要加快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草原执法监督,依法打击非法开垦、非法征占草原等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

  记者:在不同的场合,都听到您为草原生态大声疾呼,要把草原保护建设做成一篇锦绣文章。您认为,最要紧的是要抓好哪几件事?

  高鸿宾:草原保护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点要突出5项工作:一是深化改革,加快落实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完善补贴,加快建立覆盖全有草原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加强保护,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草原保护制度,不断提升草原保护水平;四是加快建设,加大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力度;五是强化执法,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

http://www.agri.gov.cn/xxlb/t20100221_1433640.htm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